2019-03-04 10:29 来源:未知 作者:佚名
我一直认为,对某种生活的向往开始于观察和模仿,而最直接的观察和模仿对象就是各类博主。(来源:清单)
过去两三年里,有不少这样的博主影响和改变着我,他们让我看到生活的 N 种可能,感受到美好的 N 种面貌,在灰心丧气时点亮一小簇火光,让我相信日子可以过得好一些,更好一些。 这里分享其中的 6 位,他们当中有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,也有知名都市街头摄影师,有钟情于家居设计的,也有审视物品与人关系的。不一样的身份,一样的热爱生活。
Ins:em_henderson Emily Henderson 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家居博主之一,她的家居风格被人称为 Emily Henderson Style(她也以此为书名出了书),有人总结这种风格就是四白落地、通透明亮、阳光活力的典型南加州风。
Emily Henderson 的家,室外还有个花园 说实话,以前我看到 Emily 这样住大 house 的家居博主,看看美图羡慕羡慕之余就绕道走了,因为觉得我不住大 house 呀,他们的经验不适合我这样的租房族、小户型需求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看多了 Emily 的博客(图太好看了绕道走了几次又绕回来了嗯),琢磨琢磨居然发现其实小户型能借鉴的地方也不少。 比如说通透明亮,大 house 固然有空间大这一天然优势,但营造清新感的关键并不在于空间大小,而在于空间颜色和家具的选择。 刷大白墙,一来白色能让房间亮堂起来,二来视觉上变得清爽、干净,这是“打好底子”。来看两个对比:
家具选线条简洁、利落的直线款或者镂空款;窗户框架、窗帘杆、画框、相框等也尽量选择线条纤细的款式。“线条感”的强调不仅能“变相”增大空间,也有一种高级感。
右下图中,连细长垂坠的装饰流苏也在强调“线条感” 配色不要复杂,最简单也最好实践的是用同色系的不同深浅来搭配,既统一又有层次感。
窗帘、装饰画、沙发毯、抱枕套、木箱等都是蓝色系,深浅不一,相互呼应,非常和谐 上面三点是很基础的了,在此之上看她分享的图,可以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参考借鉴。比如尽量用大块的地毯而不是小块的,因为小块容易切割空间,让本来就不大的地方看起来更加零碎、杂乱:
想象一下这块地毯变小的话,那么地面就会被明显分割成颜色不同的两块;当然,如果地毯是为了点睛而存在,那么用小块的、跟环境色彩差异大一些的也 OK 又比如装饰画挂低一些,和柜子融在一起变成一个大的、完整的装饰面,这样对画的选择和排列技巧的难度都降低了,因为大家的关注点不再是单独的画,而是整个装饰面。
光是看图自己琢磨也许有点难度,好在 Emily 的博客可以按房间来看文章和图片,找案例很方便,而且每个案例都有她的思考和分析,真的是每次看都能得到一些灵感,每次看都让我觉得捯饬家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呀!
Ins:akipinnote 以前看日本主妇们分享的家居照片,几乎家家都是空无一物的台面,干净、整洁得有些过分,少了点真实感,但 AKIPIN 的不是。 AKIPIN 是一位生活在日本京都的小哥,他在 Ins 上用一张照片、一段喃喃自语般的文字记录妻子做饭、修剪花草、和孩子玩耍的日常,照片里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,有热气腾腾的饭菜,有一小筐刚摘下来的蓝莓,也有一把自家园子里采来的野花,还有妻子的一双手在不紧不慢地煎炸食物——这大概就是所谓的“日常之美”吧。
“妻子在花园采了一把花,开启了我们结婚后的第 13 个年头。”
“从以前开始就喜欢乌冬面,一边参考在面店吃的味道,一边简单地尝试着做。面条是中细面条,所以很容易缠在一起。将生姜剁碎,放入佐料中。然后加入斜切的葱,煮软。好像就是这样吧。”
“站在妻子身后,看她正在做好吃的青椒。从她的左肩往下拍了这张照片,原来透过妻子的肩膀,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啊!” “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日常生活所占据,所以,琐碎日常和特殊时刻是一样重要的。在家吃饭、做家务,在外面工作,回家放松、与家人闲聊、睡觉......这些都是值得被珍惜的东西。”AKIPIN 说。即便夫妻两人从来没在照片里露过脸,我也能想象到他们一家人幸福的样子。
照片里的氛围常常不自觉地感染到我,顺带着就种草了里面出现的各种厨具、花器……唯一的遗憾是我看不懂日文,翻译软件的翻译也不够好,老是读不通顺意思,只能一半靠猜的来理解了。
Ins:caroline_joy 有段时间我对极简主义很感兴趣,顺带就知道了“胶囊衣橱”(Capsule Wardrobe,也被称为“极简主义衣橱”)。所谓“胶囊衣橱”,就是像胶囊一样精简衣柜,留下经典的、必备的单品来组合搭配。 这个概念不是新事物,据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了。国外有很多常年践行胶囊衣橱的博主,Caroline Joy 是我平时看得最多的。她 2014 年创建博客 unfancy,更新自己“37 件单品的胶囊衣橱”打造故事,现在是全世界最知名的胶囊衣橱博主之一。 下面这个是 Caroline 2017 年春季的“胶囊衣橱”:
Caroline 最开始做胶囊衣橱,一是为了逼自己少买衣服,二是想借此找到自己的穿衣风格。事实证明,她两者都做到了。其实博主们打造胶囊衣橱的方法大同小异,我只追着看 Caroline 的博客,就是因为她在一众博主里有自己鲜明的穿衣配色风格,并且这种风格蛮适合我,参考性也很强。
随便扫一眼 Caroline 的 Ins 就能 get 到她的穿衣配色和风格 虽然胶囊衣橱的理念比较成熟明确了,但 Caroline 自己的理解随着时间有改变,实践上也有很多尝试,比如从开始的每季保留 37 件左右的单品,只穿搭这些,到后来每隔一段时间尝试 10 件单品搭配出 10 天的着装。
Caroline 的一个春季 10×10 着装搭配 她的感悟和尝试时不时给我一些灵感,虽然我没有因此立马变成一个穿衣服超有品的人,但在其中也找到了很多乐趣。 如果你对胶囊衣橱感兴趣,可以看看 Caroline 博客里的一篇文章《如何打造一个胶囊衣橱》(HOW TO BUILD A CAPSULE WARDROBE),它非常详细又有条理地介绍了精简衣橱、找到穿衣风格的方法,可操作性很强。
相信常看清单的你对松浦弥太郎不会陌生,他最为人知的身份是“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”和畅销书《好物 100》的作者。 《好物 100》里记录了 100 样可以陪伴终身的好东西,一件用心织就的针织衫,一个赏心悦目的草花纹碟,一本散发森林气息的书,松浦弥太郎说,“赏物,实则是要挖掘出物背后的内涵”。 在我看来,这“背后的内涵”包括了与物相处、与己相处之道,珍惜和善待陪伴自己的物品,同时体察生活中的小事。书里说内衣半年一换、头发两周一理、每天使用的东西择优而选,这些事在我以往看来都微不足道,可一旦认真对待、用心做到,内心就像被温柔熨帖过一样,收起张牙舞爪的刺,充满了幸福感和满足感,人也变得平和起来。
松浦弥太郎还跟优衣库联合推出了一个线上专栏,名叫 LifeWear Story 100,分享生活故事,推荐他认为值得买的优衣库单品及其背后的科技、设计,可以说是“优衣库版好物 100”,第一期讲的是优衣库 Supima 棉 T 恤,蛮有意思的,不过目前只有日文版。 我最近翻得比较多的是松浦弥太郎另外一本书《100 个基本》,基本养成了习惯,每天早晨醒来后翻一页,用里面短短的一句话和一段解释开启新一天,比如:
有个朋友说“你这不就是早起先给自己灌一碗鸡汤么”,不不不,这跟鸡汤可不一样,不信,你也翻翻看。
Ins:elizabethmessina 我曾经想过,如果国内能找到跟 Elizabeth Messina 风格相似的摄影师,那等我结婚时,婚纱照一定找那个人拍! Elizabeth Messina 是美国的一位婚礼摄影师,在 2008 年时就被《大众摄影》和《美国摄影》杂志评为十大婚礼摄影师。在我对摄影、审美还没什么概念的时候,就能一眼从一堆摄影作品里认出来她的,因为风格实在鲜明,看到这样蒙着一层蜜桃色、细腻温柔的照片,准是她的!
这两年看她和她工作室的作品,感觉风格有稍微的变化,整体画面更加清亮了。
她特别擅长展现女性优雅、柔美的一面,很多你以为照片主角是模特的,其实都是普通人,让人不由得感叹摄影师果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。 看她的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,这种美包容万物,平和、安静、动人。
记得她在旧版博客“kiss the groom”里说过自己是 LGBTQ 支持者,为不少同性情侣拍摄婚礼和婚纱照,那些照片很美。四五年前,我对这一群体还不了解,多少带着些好奇和探究的目光看他们,而 Elizabeth 的照片温柔地告诉我:在爱情面前,每个人都一样,他们幸福而满足。 除了婚礼、婚纱照外,她也拍闺房、孕照、亲子和家居,一如既往的柔美风格,尤其是闺房和孕照,我想能戳中不少女孩和准妈妈们的心~ Elizabeth 现在的博客是新做的,里面内容不是很多,不如去她的 Ins 上看更全。她也出过书,分享自己的拍摄技巧和心得,有一本《THE LUMINOUS PORTRAIT》,中文译本是《光彩照人》,国内能买到,感兴趣的可以看看。
Ins:cocu_liu 我很喜欢人文景观,在 Ins 上关注了一些都市街头摄影师,刘辰就是其中之一,他住在美国旧金山,之前曾在芝加哥生活过五六年,所以不少摄影作品是芝加哥城市风光。比较特别的是,他主要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,还拿过不少 IPPA(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)的奖。 刘辰很擅长利用城市建筑的线条和光影进行规整的构图,色调沉稳,有时以抽离的姿态观察城市,有时又充满了市井生活气,时不时的还透出些小幽默。
above the market #sanfrancisco
a pocket of light
flower market #bangalore 虽然画面中 99% 是城市风光,但主体是那 1% 的人——人的出现,激活了整张照片的情绪,你会不自觉地脑补和想象这个(些)人为什么在这里?他(们)在聊什么或想什么?接下来又会做什么?
chasing lights 这样的脑补游戏,我能盯着一张照片,一个人玩半小时。可以说,透过刘辰的镜头看远方的国家和城市,猜照片里藏着的故事和心情,是我的一种解压方式。 我最近很喜欢的一张照片是它:
reflections #sanfrancisco 它让我想到了美国绘画大师爱德华·霍普的代表作《夜鹰》(Nighthawks):
相似的街头餐厅玻璃窗,相似的 4 个人,相似的心事重重,相似的让人忍不住脑补故事。 《夜鹰》创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,据说灵感来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《杀手》,故事讲述的是两个被雇佣的杀手在一个饭馆里等待目标:餐厅的门敞开着,两个男人走了进来,他们在吧台前坐下……这么一联想,是不是在平静的表象下,感觉到了丝丝紧张不安? 当然,刘辰这张照片的氛围比《夜鹰》轻松很多,我从里面看到更多的,是“热闹也孤单,相见却不相望”的生活写照。
rush hour
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·卡帕有一句著名的话,“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,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”。放在都市街头摄影里,这句话可以引申成“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,那是因为离生活不够近”。当走近了城市和人时,就容易产生共鸣。 我偶尔也会想,抱怨生活无趣的背后,是不是因为自己跟这座城市的心理距离太远,在融入和逃离之间挣扎。“城市”与“人”,还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