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1-21 09:58 来源:未知 作者:佚名
高处不胜寒不是一种结局,是一种勇气。
好友正准备搬家,托我找房子。 唯一的条件就是:离原来的地方远一点。 当初他精挑细选的“学区房”,并没有让他满意。 “这些人,每天讨论的都是谁家今天买了什么; 开的什么车,保姆月薪多少,补习班的花销多少。。。。。 我不想我的孩子,在这样互相攀比的环境中长大。” 我很能明白他的想法,远离这样的圈子; 是为了远离那些不如自己的人,每天灌输的观点。 像“孟母三迁”一样,走到更优秀的地方去,听见过世面的声音。 我长大之后创业做事,有个原则就是:只听比我厉害的人。 很多“为你好”的建议,并不是真正的好观点; 只是那个为你好的人,以他的人生阅历和高度,想不到再多; 跟不如你的人谈发展,很伤感情; 因为你一旦听了他们的话,大概率就只能过那样的人生。 一个读者,是个刚刚毕业的男孩。 专门跑到我的餐厅来问我,是该坚持自己爱好,还是听父母的意见。 他很喜欢摄影,但是父母想安排他进老家的一个银行。 我提议:“你干脆给自己2年的时间,去闯一闯,试一试。” 2年不算长,但是等我们再次相见,他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神采和锐气。 他还是听从父母的意见去了银行,1年后娶了父母觉得合适的人; 现在,过着父母都挺满意的人生。 一个星期前,他私信我:“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,没什么不好。” 我突然感慨,他已经过上了,当初最不屑的那种生活。 我见过很多,从进入社会以来,从最底层,一路摸爬滚打出成绩的人;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,更喜欢听取厉害的人的建议。 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看着巨人踩过的坑; 才能明白什么样的路更好走。 爱你却不如你的人呢,只会给你风险最低的意见; 听他们的话,你最多过上跟他们一样的人生。 在《奇葩说》大放异彩的詹青云,曾经负债一百万去读哈佛。 她身边的很多人,都觉得不能理解。 “多大了还在读书,以后还能结婚吗?” “一百万的债,以后还不清怎么办?” 但是初中的时候,詹青云和一对知识分子夫妇当邻居; 她在那时就明白了一种叫做眼界的东西。 “贷款百万读书,贫而不困。” 身边人关心你没有错,但是眼界才会告诉你什么是更好的。 认知差别让大家做出不一样的选择,过不一样的人生。 我爸从小对我管的不严,但会特别关注我的朋友。 他有次跟我说:“我希望你是圈子里混的最差的人。” 我那时年轻,还有些不服气。 他接着说:“那么他们的大部分意见,对你而言都是有益的。” 言外之意,圈子里最差的人,还有不断往上发展的机会; 甚至不需要你太有天赋,多听听身边人的话即可。 年轻的时候,我总希望自己多结识一些好友; 觉得认识的人多了,圈子大了对自己有好处。 后来圈子是大了,但是我为此花费的时间也多了很多。 我才终于听懂任正非的坚持: “不走圈子,警惕圈子。” 并不是说圈子不好,而是他要用大把时间考虑华为的发展; 如果圈子大而无益,对于他来说,还不如没有。 后来再认识新的朋友、进入新的圈子,我都会有所考量。 圈子里的人足够优秀吗,于我而言是有益的吗。 我学会了“挑三拣四”,学会了甘当圈子里“垫底”的人。 那些比我优秀的人,没有一个人会劝我“安稳”; 他们或许刻薄而严格,但是都让我过着加法的人生。 有科学家做过一项长达5年的调查,得出了一个结论: “人是唯一能够接受暗示的动物。” 一个人要做到九十分,就必须和至少一百分的人在一起。 如果周围都是五六十分的人,自己很难有机会做到九十分。 在美国有这样的一种观念:你认识谁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。 “每个人都很容易把自己视野的极限,当成世界的极限。” 所以才要以比自己优秀的人为标杆,不要局限自己。 觉得迷茫的时候,向更厉害的人讨教,或许就能知道答案。 与周围“为你好”的声音相比; 听更聪明的意见,才能过上更理想的人生。 |